健康科普
MANAGEMENT
德承百年
小小药膏学问多
外用贴膏药具有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等优点,有些家庭常常备些黑膏药(如跌打膏、镇痛膏、狗皮膏等)及橡皮膏(如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等),伴随深秋的到来,患有关节炎、老寒腿、风湿等疾病会经常发作,膏药使用的频率就大大增加。但是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不可随意“通用”。例如,因受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以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成不溃者,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肿、去腐生肌;橡皮膏类膏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救心膏是选用活血化瘀、芳香去湿的中药如麝香、冰片、红花、乳香、没药等再加上硝酸甘油制成的敷贴膏药,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可立即取一片贴于心前区,一般5~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
贴膏药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其中也有不少学问。
一、贴敷前要准备什么呢?
膏药常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肿未溃。也就是说,像关节炎、肩周炎等关节疼痛,以及一些磕碰等外伤,都可以哪里痛就在哪里贴,但是一定要注意,皮肤表面如果有破损、溃烂时,千万不要贴膏药,弄不好就会导致感染。另外应剃净汗毛或尽可能避开汗毛较多的地方,否则一会粘不住,在撕揭时带起汗毛会引起疼痛。贴之前要将被贴部位的皮肤用温水擦洗干净,然后彻底晾干再贴。这样有助于发挥药效。冬天气候寒冷时,橡皮类膏药往往不易粘贴住,这时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敷一下,以便粘贴牢固,增加治疗效果。烘烤方法也有讲究,如使用黑膏药类膏药,应先将膏药放在酒精灯、蜡烛等微火上加温或将其漂浮在开水上面软化,等烘烤后的膏药不烫皮肤时再贴于患处。患处必须用温水洗净擦干,否则膏药贴不牢固。
二、哪些部位能贴呢?
虽然说膏药的使用非常灵活,基本上是哪里出现问题就贴在哪里,但是,在头面部特别是近眼处、口鼻处等附近,不宜贴。另外有些膏药必须贴于特定部位,如小儿暖脐膏治小儿寒积腹痛,须贴于肚脐上,未满月小儿则应贴于脐下小腹部;十香暖脐膏治脘腹冷痛,可贴于脐腹,也可贴于痛处;再如阳和解凝膏,使用时要贴在颈项后的大椎穴。
三、过敏体质能贴吗?
如果贴上膏药后,10分钟左右感到被贴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要赶紧揭掉。这说明患者对膏药过敏。过敏体质者,通常不宜贴膏药,因为他们的皮肤很容易出疹子,贴上后不仅不利于药物吸收,反而会带来皮肤问题。有许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是过敏体质,因此如果贴上后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揭掉。
四、要贴多久呢?
由于膏药用于肌表,因此膏药一般取气味厚重的药物,贴于体表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一般一剂膏药连续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
五、起泡能不能弄破呢?
如果贴过膏药的皮肤上红肿起泡,首先尽量不要将水泡弄破,用消毒纱布敷在上面,让水泡自己消退。如果水泡起在容易被弄破的位置上,那就需要处理一下,可以到医院请专业人士挑破并敷药,也可以自己用家里的缝衣针,先在火上将针尖烧红,稍微凉一凉后,从水泡下端将其挑破,将水放出后,水泡的外皮不要动,用消毒纱布敷好,等其自愈。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西药房 谢铭斌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