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NEWS
当神奇的骨搬运技术,遇上溃疡的糖尿病足,成功打破截肢魔咒!
糖尿病足
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未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由于其发病后足部创面缠绵难愈合,临床上有着近30%的截肢率,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沉重的打击。
56岁的李阿姨患糖尿病近10年了,2个多月前不慎刮伤小脚趾,刚开始她并不觉得这是大问题,后来随着脚趾的伤口不愈合并破溃渗液,李阿姨开始四处求诊换药,但疗效并没有向她预期的方向发展。
近日,李阿姨找到了我院骨伤科李召广主任、萧伟凯医师。经相关检查后,李阿姨确诊为糖尿病足并坏疽,且入院血糖高达24.2mmol/L。原来阿姨患有糖尿病多年,一直服药至今,但并没有规律检测血糖,殊不知血糖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饮食的变化及外伤等很多因素都可引起血糖升高,长期高血糖的状态会导致末端血管神经病变,而这次的外伤则是因为其血管神经变差导致不愈合。
经稳定血糖后,考虑患趾已经完全溃烂坏死,如果采取传统的清创截趾手术只是把坏趾清理掉,但这种有糖尿病基础的患者,肢体微小血管很容易被破坏,很快可能又出现新的血管病变堵塞,缺血的肢体就像是缺水灌溉的树木一样,会慢慢干枯坏死,这时就出现新的肢体坏死,又需要重新手术切掉坏死的肢体。如此不断的循环,最后截掉的肢体越来越多,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烦恼,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有的病情加重导致死亡。
为防止坏死灶进一步蔓延;同时为促进截趾术口愈合,改善足部血运状态,李召广主任、萧伟凯医师为李阿姨制定了“胫骨横向骨搬运术”。
胫骨横向骨搬运术
术后第二天李阿姨很激动地对我们表示感谢:我的脚这么多年第一次感觉是暖的。经过1个月的随访,现在李阿姨已拆除外固定架,下肢皮肤已转红润,伤口已经愈合。
什么是骨胫骨横向骨搬运?
通俗说就是在小腿胫骨上开个小窗,再通过一个外支架缓慢向外牵拉骨块,一天1mm左右,大概需要牵拉2-3周,然后再反向往回牵拉,把骨块放回原位。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运用的是俄罗斯Ilizarov教授的张力-应力法则和自然重建再生理论,即缓慢持续的牵伸会使人体细胞的增殖和生物合成功能受到激发,组织新陈代谢变得活跃,调动组织自然修复潜能,使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同步生长,最终达到改善足部的血运、促进小腿及足部溃疡愈合的目的。此术式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早期的脚溃疡和麻木,若李阿姨能早期在小趾未溃疡坏死时就诊并采取骨搬运技术,则完全可以避免截趾的结果。
尽管胫骨横向骨搬运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武器,但糖尿病患者需正视糖尿病,加强血糖管理,正确就医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