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7878
今天是: 2025年04月26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NEWS

德承百年

男子心跳呼吸骤停超2小时!多方接力抢救创造生命奇迹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严重的危重症
心搏骤停发生后
每延迟一分钟抢救
成功率降低约10%
心脏停搏4~6分钟就可能产生
不可逆的脑损害
超过10分钟后将出现脑死亡
几乎无人生还
近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
成功挽救了
一名心跳呼吸骤停超2小时的患者
创造了生命奇迹!

      1月2日上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急诊科的大门突然被急促的救护车笛声打破。

      10分钟前,机场急救中心邓坤龙主任焦急地拨通了医院急诊科伍树潜主任的电话:

      “机场一名工作人员突发心跳停止,我们院前队伍正在心肺复苏,能否就近转运到贵科进一步抢救?”

      伍树潜接电后毫不犹豫地答应,并迅速指示科室做好抢救准备。

      机场急救中心救护车呼啸着疾驶入医院急诊科门前。为了持续开展生命抢救,机场急救中心人员骑跨在转运车床上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送至急诊抢救室后,由医院急救团队迅速接过生命接力棒,有序不紊地开展抢救。

      据机场急救中心人员反映,患者送往医院抢救前就持续出现室颤,已给予3次肾上腺素静推、反复电除颤、持续心肺复苏等抢救。

      在抢救室里,心电监护的波形跳动牵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伍树潜指挥着医护人员为患者轮流进行胸外按压、呼吸球囊辅助通气、吸痰、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等操作。

      “心电监护显示室颤,准备除颤,双向波200J!”

      “旁人退后!放电!”按压与除颤交替进行……

      “继续按压!1001、1002、1003、1004……”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充满了紧张与期待。一次、两次、三次……除颤仪释放出强大的电流,冲击着患者的心脏。每一次除颤都寄托着生的希望。

      “仍然室颤,继续心肺复苏,静推胺碘酮300mg!”

      “仍然室颤,患者3分钟一次静推肾上腺素针1mg,上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患者持续电风暴室颤,静推艾司洛尔35mg,2ml/h维持……”

      各种抢救药物被快速而准确地注入患者体内。医护人员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死。

      经过近2小时的接力抢救,奇迹终于发生。患者终于恢复了窦性自主心律,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随后被转去了ICU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目前恢复良好。

      “抢救难度非常大!这次抢救我们用了20支肾上腺素针,反复电除颤多次。”伍树潜表示,心搏骤停发生后,每延迟一分钟抢救,成功率降低约10%,脑对缺氧最敏感,一般情况下,心脏停搏4~6分钟就可能产生不可逆的脑损害,超过10分钟后将出现脑死亡,几乎无人生还。而患者抢救过程中还出现了持续室颤电风暴,相当惊险。

      本次救治的成功,离不开院前救治队的快速响应有效措施,更离不开后续抢救过程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医护人员以绝不放弃的信念和训练有素的急救技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高级生命支持。反映了院前院内的密切配合,医院多学科的有效联合救治,为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生命创造希望与奇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急诊科是广州市“120”急救网络成员单位;广州市最早一批通过国家级基层胸痛中心认证并授牌的单位。全科医护人员均接受过广州市120急救中心培训和急诊专科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中西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处理急诊疑难病症、危重病人。是周边地区日常呼救、危重病人急救、特需病人转运的重要救护力量。


来源:南方+